西蓮教育中心的馬蓋仙
西蓮淨苑 釋慧琛 2007年12月26日
如何能以
當看到他雙眼呆滯,嘴巴微張時,一臉搞不清楚狀況的樣子,就知道快要有答案了!原來蓮華是出於淤泥,智慧是從無知開發,當全神貫注,心力集中時,身根自然就鬆了。想當年阿難尊者,就是在這種狀況下,證得阿羅漢果吧?
假如只當他是一位木工師傅,也許看不到他實力的十分之一,因為向來低調的他,實在不起眼。騎一輛破舊機車;衣服的扣子,很少有件整排齊全的;總是穿著不知道那一年代西裝褲,但褲腳長到可以觸地,現在正流行;戴著一副要繫繩子才不會掉下來的老花眼鏡;一走起路來,上半身抬頭挺胸,下半身有點抬不起腿來。這是他進場的模樣,十足可愛。
蓋棟房子並不難,但要蓋得好用,可真難。有時改善的時間比作的時間還長,功夫還得更加審細,才不會露出馬腳。從教育中心開始啟用,談不上有什麼大不了的問題,小毛病卻沒有斷過。
消防門鎖不上──找他,牆壁滲水──找他,天花板塌一角──找他,水桶要鑽孔──找他,玻璃要吊在牆上──找他,水管被車輾斷──找他,隔間設計──當然找他……千奇百怪的疑難雜症,全都找他。即使他不會施作,也會提供可行的意見。
由於從小家境困苦,加上責任心重,養成了這位長者吃苦耐勞、勤奮惜福的性格。更令人驚歎的是,在他的作業場所,幾乎找不到一塊超過
有回看他用白膠黏著一小塊、一小塊的木頭,問他作什麼用?不答。隔天就成了約一尺見方大的板片,才說:「不是要教我改椅子嗎?這樣就有夠大了。」我問道:「這是誰教您的?」他答:「窮就有辦法,還有誰教?」這不是只有工,真是有心。他告訴我,幫一位法師作了張圓弧桌,總共用二十多塊木片組合,貼上外皮,外表就看不出來了。我曾去看過那張桌子,內心除了讚絶,更是慚愧。想想自己,真的沒有作什麼事,還浪費一堆資源。
作業場所的碎木片、鋸台下的木屑,他都親自打理,紮紮實實地裝在布袋,抬到摩拖車上,載回去處理。有回裝太飽了,把布袋擠破,上車前木屑外漏,一下子地上就漏一小堆。我想:「慘了,得重绑了!天色又黑,這下可有得玩。」他說:「倒過來放就好了。」這讓我想起來,恩師智公上人在經法上教我們要打轉身,大概是這麼一回事吧?
蓮鄉作了一張長
玻璃來的當天,請知客法師喊出所有的男眾法師和義工菩薩。玻璃並不太重,但風險不小,因為強化玻璃一撞到角,是爆破的,據曾在現場見識過的人說:「非常恐怖!」他一溜煙跑掉,趕緊默默地找木頭、地毯,在梯間沿路擺陣式,看得出他的擔心,因為超出原本預估的厚度。佈局完畢,在一群人當中,七十歲的年紀,還一馬當先,結果先抬出一片小塊的,哦!真是的……,害我捏把冷汗。一邊抬還風涼地說:「小的我拿,大的讓給您們了。」在緊張的氣氛中,能製造幽默,諒是處於重大壓力下,錘錬出遊刃的智慧,得以自由呼吸的求生本領吧!
為了這塊危險的龐然大物,拆門、開落地門,可以有的空間,全用上了。要如何轉彎、如何爬梯,也都先沙盤演練一番。因為玻璃不能平拿,它的重量,可能斷裂,的確是高難度的挑戰。大夥步步為營,這片玻璃終於到達目的地,前後也不過幾公尺,可是這一趟,大家發揮了等同吊車的效力。還好有這些前輩,讓我大開眼界。
深深地敬佩這位長者的專業、敬業,更尊重他珍惜職業上的倫理道德。有回和他爭執三塊玻璃,一來一往,僵持不下。他寧可重買材料再作,也要按圖施工,尊重設計師的設計。讓我實在想不通,
我看著他那雙手,像是看到萬能的十指,會作鋁門、接塑膠管、鑽水泥牆、引污水入水溝。用的工具,更是多得數不清。世界上有這樣的人,恐怕也快絶種了吧?
站在工程的前線,有很深的感慨,到底誰是修行人?在這場工程之旅,感謝所有的因緣,讓我知道二個字:服務。真的懂得這二個字,生活與生命有太多太多要改寫的地方。
您的生活豐富嗎?您的生命有光彩嗎?如果是,非常恭喜您,如果不是,更加恭喜您,可以開始改寫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