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法師,各位居士,阿彌陀佛!請大家翻開602頁,602頁,我們中間有跳一段喔,因為我跟慧悅師打的契約是八次,這八次時間若到,我就可以回去我們山上了,所以若有的文有比較長,我們就可能無法介紹,我們這次在講還有三次,我會挑就是大家比較會用到的,來跟大家介紹。
我們今天說的這段文呢,徹悟禪師他說的很好,但是我的功力有限,我盡量將他的文表達出來,如果今天我們如果能夠深入這段文呢,對我們自己受益會很大,602頁都翻到了喔,602頁,世間最可珍重的,莫過精神,有找到嗎? 世之最可愛惜者,莫過光陰,他這裡跟我們說,我們世間最要珍重的是精神,我們先要知道什麼叫做珍重,珍重的意思就是說這個東西呢,我最珍惜,我最怕失去這樣東西,這就是我們最珍重的。
你們有最珍重的嗎?一定有對嗎?你們最珍重什麼東西,自己知道嗎?自己一定知道,可能每一個人,他所珍重的不一樣,徹悟大師他跟我們說,世間最值得我們去煩惱,最愛惜,最保護的是什麼?就是我們的精神,你們有精神嗎?有嗎?有,我們大家都有精神喔,你若沒精神你就會打瞌睡,精神換我們平常聽的話,就是叫做我們的心念,或是說我們的心神,這是我們最要珍重的。
但是一般呢,我們可能都不是最珍重這個,對嘛,可能有的人他最珍重的是他的父母,他覺得父母對他來說最要緊,他最怕失去他的父母,所以當他的父母若有病痛的時侯,他就會怎樣,很要緊的帶他去給醫生看,或是買最營養的給他補給,是不是這樣?有的人可能最珍重的呢?是他自己,他的色身,所以若稍微感冒呢,若是稍微不舒服呢,他都跑第一的去診所看病,他最保護的就是這個色身,這不能讓他毀損,若有缺損就很麻煩。
每一個人珍重的都不一樣,你們有珍重什麼的嗎?說一下,太太,你太太可有來?她若有來她會感覺喔,她很安慰,你這樣寶貝她,很怕她跑掉,每一個人珍重的都不一樣是不是?有人最珍重的可能是那個寶貝兒子,寶貝兒子今天若昏沉昏沉呢,他就很煩惱。
但是我們想想看,我們有辦法去珍重他,最主要是他有一個背景,就是我們有什麼?我們有心神和心念,你為什麼會去珍重你的父母,你用什麼去珍重的,用我們的心去珍重的啊對嘛,乃至你用什麼去珍重你的太太?也是用我們的心,對嘛,你不可能用我的手指頭啊?這是不可能的啊,或是用鼻子,這都不是啊對嘛。
你一定用他你的心神去把他珍重,如果我們若沒有這個心神呢,一切對我們來說,都沒有什麼味道,因為對我們沒什麼感覺嘛,所以心神對我們來說喔,我舉一個例,他好比像那大地一樣,我們每天在它上面這樣踏來踏去,你若沒有大地你沒能承受對嘛,雖然我們每天這樣用,但是呢都沒感覺,我們每天用很多精神去處理很多事情,但是呢我們都沒感覺怎樣,他是我們最重要的一樣東西。
徹悟大師跟我們說,我們最珍重的東西就是這樣,為什麼等一下我們會解釋,我現在要講一個故事,這個故事很有趣,是說有一台消防車,消防車你們之道什麼嗎?就是消防車不是救護車喔,是消防車喔,消防車就是救火的對嘛,所以消防車若跑的時候呢,跟救護車的功用一樣,那所有的車都要怎樣?讓開,讓它過,紅燈綠燈都堵不住他,所以他就怎樣?可以一直開一直開能開很久,看要開多少都可以,因為呢救火第一嘛。
有一對夫妻開車,開自家用車,看消防車跑得那麼急,我要快回去我家呢,所以他就趁這個機會,就跟消防車後面一直開,所有的車也都讓他,紅綠燈也堵不了他,他就撿到這個便宜,一直開一直開,開一開抬頭一看,前面火警的那間就是我家啊,他們倆開到時都傻了,他會跑這麼快,原來看到的就是怎樣?他所沒想到的,他才知到他現在已經無家可歸,他家已經被火燒了,我要說的就是我們每天喔,都用很多心神去換很多事情,但是我們都得不到我們所換的東西,是用我們最寶貴的精神去換的。
好比你若看你兒子在用錢像用水一樣,你會心痛嗎?那心很難過喔,小孩又不知道那是父母用心血啊,用性命去換回來的,你用錢像用水一樣,我們也一樣啊,我們在用我們的精神好像是在用什麼?好像用水一樣對嗎?都不知珍惜,就好比那車喔,我跟消防車一直跑一直跑,好像能開得很快,他不知道那代價用什麼去換的,用他家被火燒去換的啊!
所以我們就要珍惜,你要知道你用的根源是用什麼去換的,不要這樣隨便用,所以才跟我們說要珍重。
再來,第二句說世間我們最愛惜的是光陰,光陰就是時間嘛,我說這樣會太大聲嗎?不會,會太小聲嗎?不會,太小聲嗎?會喔,太小聲喔,聽得道喔,我大聲一點喔,我嫌它太大聲,可能有人曾看過你家小孩的課本,曾看過一句話,就是朱自清說過一句話,他是國語我把它翻做台語,他說桃花若謝了會再開,楊柳,楊柳大家知道喔,就是柳樹,它若乾掉它有再生的時候,再綠,就是有再發芽的時候,如果燕子,燕子是一種鳥,牠如果走了,牠明年會再怎樣?會再來,會再飛回來,但是,聰明的你告訴我,為什麼我門的時間去就沒再回來呢?你們的時間有再回來的嗎?沒有喔,若一次見面就一次老對嗎?沒有說一次見面一次年輕,那是不可能的,所以時間對我們來說最怎樣?慧悅師說如果比較厚的再605頁,比較厚的,你們如果你們翻不到這些文就是在605頁,你就知到時間它去了就沒再回來,但是對這種體會呢,小孩子他很難得體會到,因為小孩子他就想說怎樣?我要趕快長大,所以他希望我現在五歲,我希望怎樣快點變十歲,十歲快變十五歲,十五歲趕快變二十歲對嗎?等到你們二十歲時,你就恨不得你一輩子都是二十歲,都不要動對嗎?因為呢,你跟年輕人,有過年輕人說,我要快點老?我三十歲要快點四十歲,我若四十歲要快五十歲對嗎?不可能啊!有老人說我要快點死?快點死,不可能這樣的嘛,所以對時間的體會都是,對我們失去以後,我們才會把它珍惜,對嗎?
一般呢,如果我們若知道能珍惜時間的時候,大部份已經過了一大半的時間了,所以在這裡徹悟大師他就跟我們提醒,世間我們最珍惜的就是時間,但是我們時常將我們最需要珍惜的時間去換,換很多東西你們有發現嗎?我以前我看人一星期上五、六天的班,我感覺喔很偉大,一個禮拜的時間差不多都在上班,很不可思議,有人晚上回來,吃飽以後還要去加班對嗎?為什麼要把所有的時間都拿來賺錢,好比我加班加三小時,加三小時賺多少錢?我不知道啦?有賺五百元嗎?可能有啦,我不知道,錢我沒什麼觀念,加三小時賺五百元。
人說寸金難買寸光陰,但是我們時常用很多的時間呢,去買一點點錢,你有發現嗎?其實我們現在跟它換回來,我們可以減少花一點錢,但是我們能多省一些時間,因為呢你再多錢你也買不到。
再來,為什麼這樣?我很少出門,但是我每次出門,我都感覺這個世界好像改變很快,我差不多有一、兩年沒有下山了,沒有下山詳細看啦,就坐車過去沒有詳細看,有一次我就是用走路的,我感覺奇怪,我們橫溪那條路,怎麼會那個房子都不一樣的面貌了,以前是土磚房,現在都變作鋼筋水泥了,以前是平房,現在怎麼蓋得這麼高?兩年就好,板橋會這樣嗎?只要兩年是不是能感變很大,對嗎?兩年對這社區能改變很大。
但是我問你們一句,兩年的時間給我們,我們能成就多少?你念佛有比較進步嗎?你斷煩惱有比較有力嗎?你的妄想有比較少嗎?讓給你兩年的時間,有很明顯的改變嗎?可能普普而已,二十年看有影子嗎?所以我感覺,我們時間在過很快,但是我們的成就很少。
我最大的感觸就是,以前我們剛出家的時候,做課是在舊大殿,大家去舊大殿,你會覺得舊大殿很小間很窄,但是以前它是我們的大殿,最大間的就是那間喔,所以我們那時候如果有去大殿做課都很滿意,等到我們後山新大殿蓋起來以後呢,哇!舊大殿變成好小一間,新大殿蓋差不多兩年至三年,時間很短,蓋很大層,我那時去那裡作課感覺說很開闊。
但是我感覺說,兩三年裡面你能改變這個環境,但是要改變我們的內心有那麼簡單嗎?沒那麼簡單,你說本來很矮的大殿呢,真的換,換得那麼大間,但是我們的心量可能本來很窄,你有辦法一下子換得很大嗎?很困難,所以呢時間對我們來講,比什麼還重要,因為它是讓你去成就一切事情的根本,我們若沒有時間,什麼事情都沒辦法成就。
下面他就跟我們說這個文,我繼續念大家看文,一念淨,即佛界緣起,一念染,即九界生因,凡動一念,即十界種子可不珍重乎,就是說,他在解釋頭一句,為什麼我們最要珍重的,就是我們的精神,因為呢我們如果起一念呢,他就怎樣改變我們所有的依正報,所以他跟我們說,我們這一念如果若清淨呢,就是佛界的緣起,這一念若是染汙呢,就是什麼?九界成因,就是其它九法界的緣起啊,所以我們的心念,他可以說是一個什麼?總開關,這個總開關若啪一下,他就怎樣?所有的世界都改變。
但是我們的總開關,我們都沒有去珍重它,一天到晚亂按,一下子起嗔恨心,啪一聲,你下次就受地獄的一生啊,對嗎?如果你若起一個貪心啪一聲,下次就要受一輩子的什麼?惡鬼道,我們不知珍惜,像小孩一樣亂按,因為我們不知道那種嚴重性,在這裡他跟我們說,我們必須要珍重,這樣我要問大家,我們要怎樣珍重這很重要,因為他跟我們說這個心念呢,就是這個精神,我們必須要珍重,必須要珍重是我們的目標啊,我們自己要找路去走啊。
我們要怎樣珍重,有一句話說我們死有兩種,能怎樣?還有一句呢?是不是這樣寫?他說死呢,能夠重於泰山就是說死得怎樣?很有價值,還有怎樣?輕如鴻毛就是怎樣?很沒有價值,你死呢,對這世界沒有一點改變,這是對死來說,我們可以跟它換,換怎樣?換我們的精神一樣也是這樣,我們的念頭呢不要怎樣? 輕如鴻毛,你一天所打的念頭都是怎樣?都是沒有價值的,如果這樣我們今天的精神不是白費的對嗎?我們所打的念頭要怎樣?要珍重,要重於泰山,重於泰山就是說它能夠讓我們怎樣?每天每天呢,都能夠進步,所以呢,我們就要珍重我們的念頭。
我舉一個例子,這是我聽我俗家的父親說的,因為他們小時候住在澎湖,以前小時候空襲的時候,是不是很艱苦,可能年紀較大的,差不多五十幾歲這輩的人有遇過,如果像我們這時候的人不曾遇過,不知道甚麼叫做空襲,也不曾跑過防空洞,都要躲空襲,他那時候住在澎湖,澎湖比台灣更艱苦,他說他那時候,若跑空襲的時候,不曾看過什麼叫作吃白米飯啦,每次吃的都是什麼,地瓜簽,我們台灣吃的地瓜簽都要用船載到那邊,所以在這裡新鮮的地瓜簽,運到那裏已經臭掉了,所以他每天吃的地瓜簽,都是臭的地瓜簽,都是長蟲的,他每次若在吃飯就很難過,很不簡單如果看到那飯,那飯裡面一定加地瓜,就是沒有幾粒米,都加地瓜,他跟我們說他那時候能吃到地瓜飯拌醬油那就是怎樣?一極棒的,過年才有的吃,有時過年還沒得吃,等很久很久才能吃那碗飯,所以他們那時候吃飯很珍惜,真正在吃飯啊,非常珍重知道什麼是飯,我們現在吃飯喔,我看大部分都不知到飯是什麼滋味,我們現在吃飯都是怎樣,慌慌張張等一下要做什麼,就吃飯快扒一扒,這是一種,所以大部分的人吃飯,都用很免強的時間,趕快吃一吃,等一下要要做什麼,要不一邊吃一邊看電視,一邊吃一邊看報紙,一邊聽音樂,沒有專心在吃飯,或者我們現在吃飯是怎樣?吃菜配飯有嗎?知道菜的滋味這樣鹹的,這樣好吃,這樣不好吃,飯什麼滋味知道嗎?不知道,不知道什麼叫吃飯,現在都吃飯配菜比較多啦。
我們念佛也是這樣,我們為什麼不會珍重念佛?我們念佛都慌慌張張,趕快喔要交功課了,一千圈一下這中元法會要交的,快一點又一千了,跟吃飯一樣,用扒的,這功課趕快把他交出去就沒事了,就是這樣,要不就是怎樣?這念佛一樣好像相配的,念佛配妄想,我們現在是一邊打妄想一邊配佛號,所以這佛號到底什麼滋味知道嗎?不知道,很少人享受到什麼叫做念佛,對嗎?
大部分有享受到就是,什麼叫做妄想,是嘛,每天享受妄想,不知道甚麼叫做享受念佛,所以我感覺到說我們現在吃飯的情形,跟我們在念佛的情形差不多,不知道珍重,如果很久很久才給你吃一頓飯喔,你要珍惜你就知道說喔,用那種精神來念佛,你的佛號就怎樣?就會很珍惜喔。
再來我們要看下面這段文,是日已過,命亦隨減,一寸時光,即一寸命光,可不愛惜乎。他這裡是要跟我們說,世間最要愛惜的就是光陰,是日已過,命亦隨減,這在我們晚課常常聽到有嗎?這就是普賢警眾偈,他跟我們說,這時間就是像我們的生命一樣,我們若過一點,我們的生命就減一段了對嘛,所以他跟我說這個,我們就要愛惜,我們現在要知道要怎樣愛惜,我以前小時候聽我們菩薩在講,拉屎渡生命,我想這句話怎麼那麼稀奇,拉屎渡生命,就是怎樣?時間太多了拿來蹲馬桶渡過,太長了拿來那裡用,這就是怎樣?你不知道愛惜啊!
我們可能也有這種情形對嗎?你若感覺我很無聊,不知道要做什麼?啪一聲電視開起來看,看過了眼睛累了,去睡覺或是報紙拿起來就看,看整個小時,或是再更無聊的,打電話去跟人家聊天,兩邊可以說好幾小時都不會累,我們都不知道來愛惜這時間,時間是一定會過,你要知道你要怎樣愛惜它,這個問題很嚴重喔,這東西一定會跑過去喔,你說你要怎樣愛惜它,你不愛惜它,它一樣過去,你愛惜它,它也同樣過去,它有可能說,你愛惜它,它這十年就不會過去,它就給你顧著,有可能嗎?沒有,不可能。
既然說它一定會過,你要怎樣去愛惜它,你先想喔,我說一個故事,人說的世界的發明家是誰?愛迪生,他很有名到現在他雖然往生了,還是一樣是世界的發明家,他發明的東西很多很多對嘛,有一天有一個人跟他說,你又重聽又這麼會發明東西,你為什麼不要發明一個助聽器,助聽器幫你跟外面能夠聯絡方便,就是人家說什麼你能夠聽到,不用說人家說半天,還不知道人家在說什麼很艱苦。
愛迪生他有同意嗎?沒有,你們怎麼知道啊?愛迪生回了一句話說,你一天裡面有幾句話是非聽不可? 非聽不可,沒聽不行的,我們就能知道他對時間的把握,把握到什麼程度,他要抓的什麼?我沒有不行的,我才把他抓起來,我若沒有也可以的,我都怎樣?都把他放過,所以我們就知道,我們時間要怎樣把握,我們用時間,我們要用在什麼地方,你一定要用的,你才拿來用,不要浪費掉,所以我們用時間就要抓重點去做,不要拿來說閒話,或是拿來浪費掉,這樣就是怎樣很可惜,你的時間變作空過,大家曾經聽過嗎?就是這段時間已經過去了,但是他過去以後是怎樣?空的,空空的過這叫做空過。
我們要讓它怎樣?很充實的讓它過去對嘛,所以我們平常時生活就要有計畫,不要沒計畫。我再說一個我聽到的,在我們山上有一位法師,那時我還沒出家,她和另外一位法師是住隔壁房,她就跟我說,我感覺很奇怪,我每次看他的房間,都很整齊,若回道我的房間是亂操操,我都想不透,有一天就是這樣,看來看去,看來看去,讓她看出來了,她說她就是比她減一口氣,她說她東西用一用以後,她就把東西再放回原來的那個地方,你這樣久了,東西再拿一百遍,東西也不會亂掉,對嘛,她減少一口氣是怎樣?不管她在那裡她拿來就丟著,她就不要把它拿回去那裡,就是少那口氣,我感覺我們這口氣就要培養,為什麼我們生活裡面有很多縫隙,因為我們少了那口氣,去把它計畫,其實我們只要多一口氣去計畫,你就能怎樣?你就能這天過得很充實,是不是這樣?所以建議大家你每天起床以後,你就稍微想一下,我今天要做什麼事,沒想到的事不要把這時間盪呀盪,若這樣你一天一天就會這樣空空的過,沒什麼意義。
再來下面,若知這裡開始,如果我們若知道精神這麼的需珍重,我們就不會亂用它,就會念念執持佛名。如果我們若知道光陰不要虗度,我們就能刻刻熏修淨業。這裡是徹悟禪他跟我們說,我們若我們的精神就是我們的心念那麼的珍重,我們就能念念執持佛名,就是把佛好拿來怎樣?拿得很緊,拿得很珍重這樣來念。
我們對時間也不會讓他白白的過,就會一點一滴把它撿起來,來修我們的淨業,這裡很重要,因為我們這段文,總共就是兩個重點,頭一個重點是精神,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光陰,就事時間對嘛,這兩個重點喔,我問你們,你若抓到那一個就兩個都抓,你若抓到心神是不是就抓到時間了,是嗎?有的人他很把握時間喔,但是他把握到時間,不一定把握到心神喔,是不是這樣?
大家都很有智慧喔,好,你看喔,徹悟禪師上次曾說過,他享受念佛有嗎?我們一生的時間是無常的,他一定會過,但是他用什麼去充實,最需要珍惜的時間,就是用佛念,他用佛念去圓滿他的性命,可以說這是一種最圓滿的一種生活,我們可以這樣說,徹悟禪師他是用享受念佛,去圓滿他的人生,我先說到這裡,這段文非常的深。
如果我們能好好的體會,你就能知道,徹悟禪師為什麼能成為淨土宗的祖師,我們現在要解決的就是這兩個,他用他的心念去圓滿他的什麼?人生嘛,對嗎?他剛才不是說光陰就是什麼?就是我們的命光,人生,就是我們的性命,他說精神就是我們的心念,我們的心念最珍重,其中我們所打的心念裡面,就是清淨念最好對嘛,我們要怎樣讓我們的心念清淨?修淨土法門就是用佛念,好,我們這兒先看到這裡,等一下再解釋。
我們現在先看下面的文,倒數算來第三行,如果我們置佛名,就是把佛號放一邊來別修三乘聖行,亦是浪用精神,就是說將佛號把他放一邊,另外再去修三乘聖行,就是不管其它的方法,這也是浪費我們的精神,亦是千鈞之這個字不知道怎麼讀喔,就是那弓有沒有?箭大家知道喔,說很大的弓呢,為這隻小老鼠來射,有必要嗎?沒必要啊,這實在太浪費,何況將我們的精神拿來造六凡生死之業呢?就是說我們將我們的精神呢,拿去修三乘的聖行都是浪費啊!何況說用我們的精神拿去造生死之業呢,這實在很浪費。
再來下面,如果我們若不要修淨業,別取權乘小果,也是虛度光陰,意思就是說我們如果不要求生淨土,不要修這清淨業,另外去取小成的果位,這也是虛度光陰,也是將我們的時間浪費掉,亦是以如意寶珠去買一件衣服,或是一頓飯,用如意寶珠,如意寶珠是怎樣?無價之寶啊,拿來買一件衣服還是買一頓飯是怎樣?不相稱嘛,這價值差太多了。
何況去取有漏的人天的果位,有漏的果位這是不成比例,那下面就說如是珍重,如是愛惜,什麼叫做如是珍重,?如是愛惜呢?就是前面所說的,一念淨就是佛界的緣起,就是念念都是念佛,怎樣愛惜呢?就是這時光好比愛惜他的命光一樣,這樣愛惜,如果這樣而心專而佛易感,如果心念若這樣愛惜,我們的心念就會怎樣?專,這個時候呢,我們跟佛道就容易相應。
行勤而業易精,就是說我們的時間沒有亂浪費,若這樣我們所作的淨業就怎樣?很精勤,我們就能較快成就,我們先看到這裡。
我們現在就知道徹悟禪師告訴我們,我們的時間就是我們的生命,就要用佛念去圓滿他,若這樣我們就知道,我們的時間不樣要空過,不但不要空過,而且不要在嗔念裡面過,知道嗎?不要生氣來過一輩子,一輩子都在使性子比較多,沒那麼多沒價值啦,或是怎樣?在貪念裡面過,乃至在癡念裡面過,我們眾生要避免這三種的過犯,唯有一種辦法就是怎樣?你要念佛,你才不會在這裡面過我們的一生,很可惜喔,今天已經晚上了,說不定有人已經生氣生半天了,有嗎?今天玻璃不知摔破幾塊,桌子不知敲破幾塊,可能有人這樣對嘛,所以他告訴我們,我們不需要這樣過一輩子,太可惜了。
對徹悟禪師的這段文,我有很深的體會,在這裡我先跟大家說,其實他所說的你可以看出來,他的性命是不是就是佛念,你們要詳細聽喔,他的性命是不是就是佛念?
好,我問你們,我上次有看過一段文說,凡在有心,不能無念對嗎?記得這段文嗎?只要我們若有心的人一定怎樣?一定有念,沒有說無念的,那我問你們,這佛念會斷嗎?佛念是不是不會斷,你只要有心,你只要有心一定有念嘛,所以你佛念到的地方,是不是性命到的地方?佛念所到的地方就是性命到的地方,是不是這樣?
如果這樣我們的佛念有一個停的地方嗎?沒有,既然佛念沒有一個停的地方,若這樣我的生命有一個停的地方嗎?這個觀念很重要,我們如果斷這口氣呢,其實我們的念頭也是不會斷,你知道嗎?我們的念頭會帶我們再去投胎,如果我們將我們的佛念,訓練到這麼強的時候呢,我們佛念所到的地方,就是我們性命所到的地方,我問你們這句話就是什麼?這句話與這句話,是我們時常聽到的兩句話,看誰配得出來,如果配得出來我是沒有什麼獎品啦,你會覺得很安慰,你自己會覺得很安慰,不是沒獎品很安慰,佛念所到的地方,就是性命到的地方,我問你門這句是什麼意思?淺一點,你到那裡他就到那裡這是什麼?跟阿彌陀佛很有關係,我跟你們說答案出來了,還沒想出來,跟阿彌陀佛很有關係,什麼跟阿彌陀佛最有關係?兩句話六個字,一邊三個字,這邊三個字,佛念所到的地方,就是性命到的地方這句是什麼?我要說囉,啊有嗎?無量光嘛,唉呦!你們以為無量光是什麼?這不是無量光不然是什麼?對嗎?我問你們他說這佛念沒有一個終處,就是它沒有斷的時候,這是什麼?無量壽嘛,我告訴你們,如果我們這樣念佛呢?就是怎樣?就是無量光無量壽啊?我們就這樣念佛是不是這樣?你們學這麼久了,要把他湊在一起不要這樣把它拆開。
在這裡我有一個很深的感覺喔,我看徹悟大師,他這樣念佛喔,這樣得徹底,我感覺說在我們一生裡面,大部分的人只有生活而已,但是不一定有生命,你要信嗎?我們每天一定有生活,你不管好過歹過,你一定在過日子,但是不一定所有的人都有性命,我們不要將我們的性命當作是我們這個報身而以喔,這個報身不是我們的性命,對嘛,我們的命不會斷啊,對嘛,你會一直投胎一直投胎。
我舉一個例,我們好比大海上面一個波浪而已,我們只是在性命很表面的地方過而已啊!你知道嗎?我們講我們本來的佛性怎樣?拿來做很多事情,你知道嗎?好比我可以拿來持戒,我可以拿來布施,或是很多我覺得很好的事情,但是這些事情事實上我們不過是大海上面一個波浪而已啊,我們並沒有把他怎樣?消歸我們的自性,所以我們對這事項怎樣?看得很清楚,我們生活上面怎樣?有甘有苦,或是感覺有快樂或是有悲傷,這就好比大海上面一個波浪啊!你會過得很精彩,很坎坷,只是這樣而已。
但事呢,我們沒辦法體會說,什麼是我們真實的性命,我們真實的性命他本來就是無來無去的,他本來就是不動的,可能有人就會說,可是我每天都要過日子啊!對嘛,我每天都要吃飯啊!都要睡啊,或是說我要布施啊,或是我要做有利益大家的事情啊,雖然說他不是很深刻,但是我每天都要去生活,我都要做這些事情,我有時候為三寶這樣奔波啊,或是為事業奔走啊,你說這不是體會我們本來的佛性,那這樣我要怎麼辦?我們所做的事情,你不管做什麼,這些事情你只要做到一個程度,你就有辦法體會到我們這個本性,大家知道嗎?我們在生活當中其實都是怎樣?我們會執著嘛,因為我們會執著的關係,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順境或著逆境,在當中我們就會有快樂或是悲傷,這就是我們的生活啊,我們的性命只不過是怎樣?就算讓你活到八十歲啦,我們這八十歲是怎樣湊起來的生命,兩萬多天的日子怎樣?把它湊在一起,這樣叫做性命,我們的性命說起來是很可憐呢,你有發現嗎?兩萬多天的生活,苦的甘的,把它丟丟在一堆過一輩子,說給誰聽都感覺很冤枉的事情。
這不是我門佛法中所說的性命,絕對不是,對嗎?我們也不要這種性命,是嗎?我們要怎樣把日常所作的一切事情,變作我們的性命,有人知道嗎?你們好像很煩惱喔,很不好意思說到讓你們這麼煩惱,你們曾經聽過般若經應該都知道啊,你要怎樣在日常生活當中,我說一個最簡單的你布施,我今天去參加一個布施大會,這是我的生活 喔,生活裡面的一個小節,一個插曲,我要怎樣將我所做的事情把它變作我的性命,你想看看,這波要怎樣把它變成大海?消歸自性,它本來波就在大海上面了嘛,對嘛,你離開大海要怎麼去找這個波,是不是這樣?你看這裡就知道了,你波浪要怎麼把它變成大海,它跟什麼一樣?水性一樣嘛,水性都是什麼性?無性啊,對嗎?這波浪有性嗎?無性啊,海有性嗎?無性啊,我們時常聽到般若經,我們就知道,我們要做到三輪體空啊,對嘛,在做這樣事情時沒有一個布施的我,也沒有一個我所布施的人,也沒有一個我所布施的東西,你只要有辦法做到這樣就是怎樣?這就是你的性命,這樣知道嗎?
所以在佛門當中呢,我們三界的眾中說起來都是輪迴,我們並沒有種到實在的性命,我們的性命都事霧煞煞的,對嘛,唯有聖人,他們才是走出自己的性命,有辦法過著自己的生活,我們現在的性命都是業力在跟我們牽引,你非做不可,如果種到法性的人呢,他有辦法怎樣?我自己要怎樣就怎樣,這才是性命。
平常時呢,我們有時會很顛倒,我們覺得我們去布施,或去做很多事情,這就是我們的生活很充實,其實我們這樣做,只是把我們的性命用掉而已,對嗎?好比我八十年,我們八十年的性命,讓你用五十年的時間去布施,其實我們在大海上面,好比波浪一樣你把用掉而已啊,只是用我們的性命用來換,換這些事項讓他過去而已,我們並沒有實現我們的性命,實現性命呢只有一個辦法,我們本來就具足我們的性命了對嘛,每一個人都有平等的佛性,你要怎樣讓他實現出來,會太深嗎?會不會太深?聽懂嗎?只要去把它完成就可以了。
我們曾聽過遍計執,還有依他起,還有圓成實是不是,我們現在所作的事情呢,我們就是遍計執,我們若做一件事布施,就執著這一項,其時執著這一樣呢,你就失去大海的性了,抓到一個波而已,這樣就怎樣?很可惜,我們每天呢,你可以吃飯,沒關係,你吃飯只要呢,去把它完成,知道嗎?但是這種完成,它的功力要很高,所已徹悟禪師他在這裡教我們,叫我們念念要念佛啊,你吃飯能念佛對嘛,若這樣我們吃這頓飯就怎樣?那就完成了啊,完成我們的性命對嘛。
我們能洗衣或是我們能去創造事業,都沒關係,不要把它當作一項很實在的東西去執著,你若去執著它就變遍計執,遍計執大家知道喔,就是去執著它,這樣只是一個生活而已,就沒性命。
這段文我看了很久,或是我看不懂,後來我怎樣看懂的我也不知道,當我看懂時我有一種感覺,我感覺我是躲在山洞裡的一隻蝸牛,我不知到蝸牛是不是躲在山洞內,我感覺牠是很隱蔽的動物喔,好像蝸牛不小心爬出隧道這樣,看到那太陽,沒看到啦,就是出來照到太陽這樣感覺很溫暖,我第一次把這文看懂時,我有這種感覺,我感覺我過去過的那種生活,好像被什麼蓋住這樣,整天能吃能睡還能做很多事情這樣,但是感覺沒有光彩,自從想通這道理以後,感覺好比見到光明一樣,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同樣有那種感受?所以在佛門裡面,我們就知道說,他教我們的實際上是在我們眾生的本份上面,就能夠做到的,這個道理我們本來就具足了,只是好比你手翻過來這樣而已,還有一句話說執相而求,咫尺千理,就是說我們如果在相上面執著他,這樣來求就怎樣?差一點就差很多,我們可惜的就是在這裡。
所以,徹悟禪師你注意看喔,他告訴我們的就是珍重,珍重是什麼意思?我們本來就是有啊,你只要把他保護就好了對嘛,不是叫你再去找啊,再去找就麻煩了,再來愛惜,愛惜也是怎樣?我們本來就有的,只是你愛惜他,這樣就好了。
所以呢,在祖師的文字裡面,你若詳細的看你會發現我們的四周為呢,有很多的寶,只是我們不知道要撿而已。
再來下面這段文,如果我們能夠真正往生到淨土,親見阿彌陀佛,時承開示,就是我們若見佛以後,見佛跟我們開示佛法,面奉慈音,慈音就是看到阿彌陀佛還能聽到他的法音,妙悟自心,這時我們能夠開悟我們自己的佛性,清淨法界,其實我們的心本來就是法界,徹悟禪師本來就跟我們說啊,我們不管你動那一念,都是在十法界裡面跑不出去,延一念為長劫,促長劫為一念,念劫圓融,得大自在,得非自食其珍重愛惜之報乎。
為什麼我從前面徹悟禪師他對精神那種珍重,跟對時間那種愛惜會這麼深的體會,主要就是在這裡讓我看到一句話,這句話很重要喔,他說怎樣? 延一念為長劫,促長劫為一念,在來下面那句,念劫圓融對嘛,到這句就好,延一念為長劫,促長劫為一念,念劫圓融,這句話很重要,他念佛念到怎樣呢,念到前面這兩句都怎樣?圓融你知道嗎?我們念佛啊!念佛歸念佛,時間規時間,兩個都怎樣?不會碰頭,他不但兩個碰頭而且怎樣? 圓融,圓融到什麼程度,我剛才也講他的佛念就是他的性命對嘛,真正做到,他念佛的時候就怎樣?就是在念他的性命的時候,這種念佛最高明你知道嗎?我們不是,有的人用他的體力去念,用他的喉嚨去念,這都不是,他用他的性命去念佛,所以他可以做到延一念為長劫,我們剛才有講過,既然念跟劫它能夠圓融,就是你的精神跟時間能夠圓融,時間抓到我們的心念,是不是就是抓到時間,是啊,對,所以呢,他念佛雖然是大海上面的一波,但是它能夠抓到這波時就抓到大海,對嘛,所以他每一念呢,都很徹底啊! 所以他能延一念為長劫。
再來促長劫為一念,雖然大海無量無邊,但是你只要抓到上面的一個浪,就怎樣?就抓到大海了嘛,是不是這樣,所以他能夠做到念劫圓融,我們也有辦法能夠做到啊,這時他就能得大自在,其實他這種大自在是從哪裡來的呢?從最初那種珍重跟愛惜。
我們現在就知道,我們學佛呢是要完成我們的性命,其實完成我們的性命就是成佛了,我們要怎樣來成佛呢?他這裡就是跟我們說,我們就要怎樣?老實來生活,對生活就要老實,我們的心念,就是我們的精神,就是怎樣?珍重,對我們的時間就要怎樣?愛惜,好,我今天跟大家報告到這裡阿彌陀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