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戒2-3
82慧琛師主講
雖然是被冤家所逼,在其境但本身有受樂,一樣是結根本罪。
善見云。婬不受樂者。
淫慾不受樂的情形是:
如以男根內毒蛇中。及以火中。是不染之之相。
就好像是男根放在毒蛇、火中,那麼的痛苦,這就是不染淫慾之相。
各位受五戒,一定要時常提醒自己這輩子,千萬不要有此壞因緣。萬一遇到被怨逼時,古書有教我們一種咬指頭的方法,咬到非常的痛,這樣就不受樂就不犯。現在來講中品罪和下品罪的情形。
1:31是犯中品罪。1;46入大便道和口道這是指女眾,這是結中品罪。
下品是發心未作。雖然有發心但未動身口造作,這是結下品罪。
最後來看不犯。
第一種是:若睡眠無所覺知。
是怨家逼迫自身時,自己正在睡覺完全沒知覺,這是開緣不犯。
第二種是:不受樂。
即是怨家逼迫作淫慾時,本身並未受樂,這是開緣不犯。
第三種是:一切無有婬意。
這裡有舉兩個例子,是不管在任何情況之下,只要自己本身不起淫意,無淫慾心,即是這裡所說的無愛染污心。以上都屬不犯。
肆、大妄語戒
甲、犯緣。
在這裡大妄語戒,沒有提到犯境,主要是說犯緣。犯緣。總共是九緣,拆開來說是九個緣,合起來僅是一個簡單的動作而已。
一、對境是人。確知對方是人。
二、人想。心裡也知道他是人。
三、境虛。你所說的境界是虛妄的,是子虛烏有之事。
四、自知境虛。你自己也知道自己所說的事是虛假的。
五、有誑他心。是你有欺騙他人之心。
六、說過人法。「過人法」就是超過一般凡夫的程度;一般凡夫做不到的而你說出來。
從得不淨觀已甘。至四果來。若云我得。皆犯重。
這過人法所包括的範圍很廣,從不淨觀開始,譬如說你有得到清淨不淨觀,這就是根本大罪。或者說我是四果阿羅漢,亦同過人法;其他的請看大本講義說的。非常清楚。
七、自言已證。自己說自己已成就了。
八、言章了。將話說的非常的清楚。
九、前人解。對方也很清楚知道你在說甚麼 。
具足這九緣就得根本大罪。向人說過人法已解是根本重罪。現在看中品及下品罪。這四條戒裡中品罪最多的是妄語,所以口業是非常重要的。可能我們不犯根本大罪,但有可能時常會結到中品和下品的罪。
一、誤說。本來是要說過人法,但口誤。
二、說不了了。說這件事說的不夠清楚。
三、向不該語者說。對方可能是耳聾,聽不懂你在說甚麼,這是結中品罪。
等流罪。
一、向非人。即天人鬼神,亦或是不解語的畜牲說過人法,而他們也知道你在說甚麼,這是結中品罪。如果你所說的對象是人,所結的是上品罪。
三、向人說6:58,是中品罪。
四、口四過。就是小妄語(說謊)、綺語、兩舌、惡口,講的非常清楚是結中品罪。 口四過若講的不清楚所結的是下品罪。或是發心要說而沒說也是結下品罪。
乙、不犯。
一、自知有人得不淨觀。若向同意大比丘說。
自己真的有實得,真的有證得不淨觀,想證實這到底是有無,向同意的大比丘請問,這是允許的。
二、戲笑。開玩笑的。
三、疾疾說。說的太快。
四、屏處獨說。私底下自己說給自己聽。不犯。
五、欲說此而錯說彼等。本來想說此而誤說其他。不犯。
伍、酒戒
大本講義的第二十七頁的後頁,有劃表的地方,
甲、犯境。
酒者。有二種。
一、 穀酒。穀酒指高粱酒、米酒。
二、 木酒。木酒是指用根莖葉華果。用種種子。諸藥草雜作酒。用這些物品所作的酒稱為木酒。
做好以後有酒色。酒香。酒味。及色、香、味都具足或不具足,只要是飲能醉人。是名為酒。只要喝下去會醉人的都稱為酒。
乙、犯緣。在第二十八頁第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