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戒2-2
82慧琛師主講
不管它究竟是值多少錢,只要是有主物,我們就不可以使用它;不管它是多值錢或是毫無價值,都一樣不可以。
五、興方便。偷盜的方便也是有很多種,大家回去看大本的講義第十四頁至十九頁。看就容易懂,寫得很清楚條列分明;回去要趕快看,否則犯戒了都不知道。
六、舉離本處。已將此物取離原來的位置。
必具成犯。
若以具足這六種因緣,就以成就上品不可悔之根本罪。
盜戒亦有其他的別緣,其他情形例如中品、下品。若所犯的不是上品,而是中品和下品(上品的要件是取離他處),是已有想拿的念頭,也動手拿,只是尚未拿走,此時所結的是中品罪;或是你拿別人的物品其價值為低於五錢。下品是發心未做,有想拿的念頭但沒動用身口來行為,這是結下品偷盜戒。
丙、不犯。請翻開大本講義第三十八頁。共有六個因緣,這六個因緣都有明註 不犯。也就是這六種開緣因緣,都是不犯;其中最後一個「狂亂壞心」是屬通緣,不再敘說,只介紹前五個。
一、與想取。你以為此物是他人給我的。
二、己有想。為己物,你以為此物是我自己的。
三、同意想。亦云親厚想。素相親厚,聞我用時,其心歡喜。「同意想」又可譯成「親厚想」。認為你和他很好本來就很親厚了,他若聽到我用了他的物品心中會很高興;此時用就不犯。
四、暫取想。不久即還返物主,只是暫時借用,馬上就會歸還於他,不犯。
五、無主想。亦云糞掃想。不知此物有人攝屬。即你認為此物是為無主物。「糞掃」就是指沒人要、已經要丟掉的物品,而不知此物為有主物。不犯。
這六種因緣是盜戒的開緣。
大家只要將裡面最重要的因緣,整理清楚,不要受了五戒反而暈頭轉向,不要有過多的負擔。對一切境要起善心,最基本不可起殺人之心,亦或是偷盜之心。
昨天所強調的就是指,最主要是不起心動念,不起心動念時就不會有犯戒行為發生。戒文很多不清楚之時,最主要的是不起不好的念頭,這樣就絕對不會犯戒,這些都需把握住。
不起不好的念頭,最好的方法就是時常念「阿彌陀佛」,阿彌陀佛會加被你。
會讓你持戒清淨。
三、淫戒
你們所受的是在家眾的在家五戒,並沒有限制夫婦的正常關係,這是被允許的。這裡所制的是邪淫,現在來看邪淫內容為何。此處所說的戒文都是以優婆塞的角度所說,也就是從男眾角度來說。若是女眾就需換個角度來看。
邪婬者。俱舍有四。
在俱舍論裡有四種情形是屬於邪淫所制。
一、他妻。指他人的妻子。
二、自妻非道。雖然是自己的妻子,「非道」就是指大道(大便道)、口道,這兩個是非道。
三、非處。非房室中。
四、非時。指自己妻子在懷胎或是在乳子(哺乳時),或是受持受八齋時,這都是屬於非時。
在此四種情形下犯淫慾,就屬於邪淫。
甲、 犯境。
因為淫戒所制較急,眾生輪迴生死最大的根本原因就是淫慾,這條戒佛陀所制比較急,因此所限制的境較寬。犯境有三處即人、非人、畜生,所以境為三趣。這三道的眾生都是有可能,讓我們犯了上品不可悔罪。
一、 人。不管是小孩乃至大人都屬這範圍內。
二、 非人。指天子鬼神等等。
三、 畜生。例如狗、猴子等等都屬畜生道。
這三趣。
以報身來區分,可分男眾和女眾。四處以更微細分,「處」犯淫慾戒
的地方為女人三道即大、小便道及口道,男眾有二道即大便道和口道。
有人會有疑問,男眾的口道若對女眾的口道有犯戒嗎?不犯。
從男眾的角度來說,若男眾的二道對女眾的三道是此處所說的角度。
從女眾對男眾的角度來說是三道。
乙、犯緣。犯罪因緣有二緣。這二緣是從兩個角度來說:
一、自有婬心。自己有淫慾心。二、若為怨逼。
一、自有婬心。
自有婬心。向前境。縱裹隔互障。但入如毛頭。結成大重。
即自己發動淫慾心,縱然有物擋住,但只要入犯境,即如毛頭這麼微小,此時就已結根本大罪。
具四緣成。
1、是正境。男則二道。女則三處。
2、興染心。淫慾心是非常的清楚,並非餘睡眠、或暈迷之時等情形之下。
3、起方便。
4、與境合。
便犯。
二、若為怨逼。犯淫慾時不是自己起淫慾心,是被怨家所壓迫的。被怨家所壓迫的情形有二種。
或將至前境。
怨家將本人帶去對方處所。
或就其身。
或是怨家本人上你的身。
這兩種都是被怨逼的情形。
佛開身會制令不染。
身和合但不起染愛之心,這樣是不犯。
亦具四緣。
被怨家所逼的淫慾,若具有這四緣犯根本罪。
一、正境。
1、不問自他。
不管是你去對方處所,或是對方來,都一樣。
2、為怨逼。
3、與境合。
4、受樂。